|
水泵振動及泵房振動常見原因及解決辦法在旋轉設備和流動介質中,低強度機械振動是不可避免的。因此,在機組制造和安裝過程中,在機組的設計、運行和管理中應盡量避免振動引起的干擾,將振動危害降到蕞低程度。當泵房或機組發生振動時,應根據具體情況逐一分析可能產生振動的原因,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,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予以消除。有些措施相對簡單,而另一些則相當復雜。如果需要大量資金,應結合機組技術改造,對可采用的幾種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。 以下給出了電機、水泵及泵房振動的常見原因及消除措施。 1.電機振動的常見原因及消除措施 1) 偏心軸承磨損:機組不同心或軸承磨損。 消除措施:重新校準機組同心度,調整或更換軸承。 2) 定子和轉子摩擦:氣隙不均勻或軸承磨損。 消除措施:重新調整氣隙,調整或更換軸承。 3) 轉子不能在任何位置停止或功率不平衡。 消除措施:重新校準轉子的靜平衡和動平衡。 4) 軸向松動:螺釘松動或安裝不良。 消除措施:擰緊螺絲,檢查安裝質量。 5)基礎振動:基礎剛度差或底部角螺栓松動。 消除措施:加固基礎或擰緊底角螺釘。 6) 三相電流不穩定:轉矩降低,轉子籠條或端環失效。 2.泵振動的常見原因及消除措施 1) 手動轉動很困難:泵軸彎曲,軸承磨損,機組不同心,葉輪接觸泵殼。 消除措施:調直泵軸,調整或更換軸承,重新校準機組同心度,重新調整間隙。 2) 泵軸擺動過大:軸承、軸頸磨損或間隙過大。 消除措施:修理軸頸、調整或更換軸承。 3) 水力不平衡:葉輪不平衡,離心泵個別葉片槽堵塞或損壞。 消除措施:重新標定葉輪靜、動平衡,消除堵塞,修理或更換葉輪。 4) 軸流泵軸功率過大:進水池水位過低,葉輪浸沒深度不夠,葉輪周圍有雜物,泵被汽蝕損壞葉輪有不同程度的損壞。 消除措施:提高進水池水位,降低水泵安裝高程,清除雜物,設置攔污柵,修理或更換葉輪。 5)基礎振動:地基剛度差或底部角螺栓松動或共振。 消除措施:加固基礎,擰緊錨固螺釘。 6) 離心泵機組效率急劇下降或軸流泵機組效率略有下降,并伴有汽蝕噪聲。 消除措施:改變水泵轉速,避開共振區,找出汽蝕原因,采取措施消除汽蝕。 3、其它原因引起的機組振動及消除措施 1) 攔污柵堵塞,進水池水位下降。 消除措施:清理攔污柵,增加攔污柵清理裝置。 2) 前池和進水池設計不合理,進水流道與泵不匹配,惡化了進水條件。 消除措施:攔污柵清理,增設攔污柵清理裝置,合理設計,設計進水前池、進水池、進水流道計劃 3) 虹吸管形成時間過長,使機組長時間在非設計工況下運行。 消除措施:增加抽真空裝置,合理設計和改進虹吸出口通道。 4) 進氣管固定不牢或引起共振。 消除措施:增加管道錨塊和支墩,加強管道支撐,改變運行參數,避免共振區。 5) 翻板門反復撞擊門座或關閉,撞擊力過大。 消除措施:在流道(或管道)出口前設置排氣孔,合理設計翻板,并采取控制措施降低翻板關閉時的壓力沖擊力。 6) 出水管內的壓力急劇變化,水錘作用加劇。 消除措施:緩閉閥、調壓井等防止水錘的措施。 7) 機組啟停順序不合理,導致水泵進水條件惡化。 消除措施:優化啟動和關閉順序。 除了上述水泵引起振動的常見原因外,當我們聽到振動聲時,通常不是來自振動源的振動。如何快速判斷振動源是非常重要的。 首先要區分振動的類型:動力設備引起的振動,以及輔助設備引起的振動,無論是機械振動還是流體噪聲,并對各種振動進行分類。 然后從外部到內部逐項分析設備。 因為產生振動的原因很多,所以你可以畫一個因子分析圖,并按順序進行檢查。記住各種振動和噪聲的特征可以達到快速診斷的目的。 消除措施:檢查并修理轉子籠條或端環。 |